详细介绍一下居配电网施工的安全注意事项
居配电网施工涉及高低压电气设备操作、高空作业、地下管线交叉作业等场景,且多在居民小区内开展,需兼顾作业安全与居民生活安全,具体安全注意事项可从前期准备、作业过程、设备管理、应急处置、居民安全防护五大维度展开,确保全流程风险可控:
一、施工前期:安全基础保障
现场勘察与风险预判
必须联合物业、电力部门、管线单位(燃气、给排水、通信)开展现场勘察,明确小区内地下管线走向、埋深,标注建筑物基础、化粪池、污水井等隐蔽设施位置,绘制《现场风险分布图》,避免施工中挖断管线引发燃气泄漏、水体污染等事故。
评估作业环境风险:如小区道路狭窄需规划施工材料运输路线,临近居民楼需预判高空作业(如架设线路、安装变压器)的坠落半径,避开居民窗口、阳台等区域。
方案审批与安全交底
施工方案需包含安全专项内容(如高空作业、带电作业、临时用电方案),经电力监管部门、物业审批后方可实施;若涉及占道、停电,需提前向市政部门报备,并通过小区公告、业主群等渠道告知居民停电时间(原则上避开居民用电高峰,如早 8 点 - 晚 8 点)。
施工前对所有作业人员进行三级安全交底(公司级、项目级、班组级),明确岗位安全职责:如高压电工需持《特种作业操作证》上岗,普工禁止触碰电气设备;同时讲解小区内特殊风险(如老人、儿童活动区域需加强警示)。
二、作业过程:全场景安全管控
(一)电气安全:核心风险防控
停电与验电操作
高低压设备安装、线路接驳前,必须执行 “停电 - 验电 - 挂接地线 - 设警示标识” 流程:使用合格的验电器(需在有效期内校验)确认线路无电,在作业点两侧挂临时接地线(接地电阻≤4Ω),防止突然来电或感应电伤人;严禁带电作业(特殊情况需经电力部门批准,且由专业带电作业队伍操作)。
临时用电需符合规范:施工临时配电箱需设 “一机一闸一漏一保护”,电缆线架空或穿管埋地(埋深≥0.7m,避免碾压),严禁私拉乱接,且配电箱需加锁、贴 “当心触电” 标识。
设备安装安全
变压器、配电箱等重型设备吊装时,需检查起重机资质(证书在有效期内)、吊具(钢丝绳、吊钩)磨损情况,设置吊装警戒区(半径≥吊装高度 1.2 倍),禁止无关人员进入;设备就位后需及时固定,防止倾倒。
接地系统施工需达标:设备外壳、金属支架必须可靠接地,接地体埋深≥0.6m,接地电阻测试值需符合规范(变压器接地≤4Ω,配电箱接地≤10Ω),测试记录留存备查。
(二)高空作业安全:防坠落、防物体打击
防护装备检查与使用
高空作业(如电线杆组立、线路架设、变压器顶盖检修,高度≥2m)人员必须佩戴双钩安全带(高挂低用,即安全带挂钩挂在高于作业面的固定点)、安全帽、防滑鞋,严禁穿拖鞋、高跟鞋作业;作业前检查安全带是否有磨损、断裂,梯子(或脚手架)是否稳固(梯子底部需垫防滑垫,禁止单人梯上作业)。
作业现场防护
高空作业下方需设置硬质围挡(高度≥1.8m)和 “禁止通行” 标识,派专人监护;作业人员携带的工具(如扳手、螺丝刀)需放在工具袋内,禁止抛掷工具或材料,防止物体打击下方居民或作业人员。
遇恶劣天气(暴雨、大风≥6 级、大雾)时,立即停止高空作业,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。
(三)地下作业安全:防坍塌、防中毒
沟槽开挖防护
埋管、接地体开挖沟槽时,若深度≥1.5m,需按规范放坡(砂土边坡坡度≥1:1.5,黏土≥1:0.5)或加设钢板桩支护,防止坍塌;沟槽两侧需设警示护栏(高度≥1.2m),夜间挂红色警示灯,避免居民跌落。
作业中需随时观察沟槽壁稳定性,发现裂缝、土方松动时立即撤离,严禁冒险作业;沟槽底部作业人员需佩戴安全帽,上方设专人监护,避免土方掉落伤人。
有限空间作业防护
若需进入化粪池、污水井附近开挖(或检修地下管线),需先检测空间内有毒有害气体(如硫化氢、一氧化碳)浓度,浓度超限时需通风换气(用轴流风机持续通风,通风时间≥30 分钟),待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;作业人员需系安全绳(外部设应急拉拽点),携带便携式气体检测仪,且每次作业时间≤30 分钟,轮换作业。